日期:2017-02-28 14:55:00
声明:
1,龙之说暂且至此。再者,龙者,大器之物也,非过硬之命格者,取名慎用“龙”字。名字是对人的某种寓意,取得“贵名”,未必能驾驭之。若喜龙,可取名“亚龙”。
2,《布道医》暂不更新,结局全凭看客臆想。老夫准备挖坑,最好是天坑!待到闲暇时,再填此坑,最多也就是两个章节完结。
3,《道医杂谈第二季》将继续。
常言道,乐极生悲,闲静难求。危机,总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来到。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往往是贪婪之后的结果。我们越是贪婪某种事物,并最终轻易的得到了它,我们就会越安逸。殊不知,祸之将至。下个章节我们探讨福祸。
天之道,言不明道不清。老夫将竭尽所能,浅论道之一二。
日期:2017-06-19 04:28:05
无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短短十三字,已然精妙而全面的概括了天地万物,宇宙之机,此不愧为古今第一圣人。
人存于世,必须按照大地的规矩而行而终,和花开花谢一样,再英明伟岸的人也逃不过生老病死。大地的规矩,必须依从上苍的法则,上苍的日月星辰万象(此万象称为天机),正好与大地的规矩相呼应,日出为昼,月明为夜,如此周而复始,岁月蹉跎,使得大地万物历经春夏秋冬,从有到无,从无到有,新旧交替。而上苍的法则,必须依从道。何为道?道者,言不尽,悟不彻,存于万古,显于万物。道者,无形无相,却实实在在约束这、规律着、反映着万物。道反映在人的行为上,被称为德,故而无德者叛道也,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此,德可以看作是道的某种实体,有德者得道。那么,道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自然!道,就是自然的规矩,故而道法自然。道的每一个特征,其实都是依从自然的规矩。何为自然?自然者,无始无终,无形无体,以道律周天万物,使之依道而行。那么,自然的特征是什么?平衡!平衡这一特征,也正是道的实质。世间万物,唯有平衡才能有序进行。于是,道家将平衡以阴阳的形式推演出来,当然,这是后话。平衡,是自然、道的根本意义。故而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古代社会,阶级剥削残酷,富夺穷,人食人社会,严重失德失道,破坏平衡,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稳定而长久的。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王朝不断的取代另一个王朝,一场战争不断的结束一个暴政,以弥补平衡。越是不平衡的社会(富夺穷),越是动乱不堪,朝代更替频繁,这是道在维持平衡的一个过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