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斯奋
《白门柳1:夕阳芳草》作者是刘斯奋。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宛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小说通过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即所谓“士”这一阶层的性格状态,以及上至朝中权贵下至秦淮汩院、江南市井,再现了我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关仁山
《风暴潮》作者是关仁山。位于省“环渤海经济开发区”之要地的北龙市,是座天然深水不冻商港,孙中山先生曾亲笔绘制过“北龙大港蓝图”,军阀、日本人、国民党也都动过这个脑子,然而由强台风所形的风暴潮,使一切都付诸东流。新市长赵振涛,受命于风暴潮将新修建的跨海大桥冲塌之际,但他面对的不仅仅有自然界的风暴湖,还有贪污、腐败、人情等等社会风暴潮的袭击……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方肇
《韩寒--最好的年代》作者是方肇。本书主要记叙了韩寒从2004年开始参加的赛车活动及七年来的文学创作实践,回答了两个关于韩寒的终极疑问:一、韩寒是怎样从一只菜鸟成长为中国赛车运动领军人物的?二、韩寒是怎样从一个辍学青年成长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意见领袖的?七年之中,作者方肇一直在中国汽车运动的一线采访,见证了赛车手韩寒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在多年的采访中,作者与韩寒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网络上被广泛转载的韩寒赛事消息多半出自方肇笔下。此外,方肇的创作活动也得到了韩寒的大力支持。方肇文风犀利,幽默风趣,在文学批评方面也颇有建树,因此,无论是分析韩寒的赛车生涯还是写作,都非常中肯到位。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丁力
《佛到心知》作者是丁力。我是在贵州的毕节正式听人介绍曾柳英的。为了避开春节高峰,我特意选择节后自驾游。目标很明确,贵州。这些年深圳对口支援贵州,搞得贵州像是深圳的亲戚了,每年都有志愿者去那里,我自驾游去贵州,自然也有一种走亲戚的感觉,比“干游”好。顺便说一下,我是自由作家,无所谓春节大假,犯不着赶旅游高峰凑热闹。大约是不用赶时间的缘故,一路顺畅,没有听说得那么可怕,既没有遇见高山险阻,也没有遭遇车匪路霸,比我想象得顺利。但是也有遗憾,就是差不多斜穿整个贵州省了,一路上居然还没有碰到一个从深圳来的志愿者,那心情就像是千里迢迢来探亲戚,居然发现亲戚早已搬走了一般。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张小娴
《沙漏里的爱人》作者是张小娴。凌晨,王霭如终于完成了今天的工作,周秀清来接班。王霭如和周秀清是医学院的同学,一同在这间医院实习,两个人感情要好。王霭如很羡慕周秀清,她是医学院的院花,她漂亮而温柔,许多男同学都想追求她,她独独垂青余一心,余一心比王霭如高两班,是医学院高材生,现在是这间医院的外科医生。“你的样子很累。”周秀清跟王霭如说。“今天已经很好了,上星期六我连续三十六小时没有睡觉,这种状态,没有医死人真是幸运。”“回去休息吧。”周秀清说。“你的样子好象突然老了三年。”余一心出现,不忘调侃王霭如。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张小娴
《是谁拿走了那一双雪靴》作者是张小娴。他很有才气,她害怕他会爱上一个条件比她更好的女人,所以她告诉自己:‘要努力做个配得上他的女人。’为了爱,她卖力工作、追求成长,当她证明自己足以与他匹配之时,他却说:‘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没有支持,也没有股利,或许他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努力是因为他。在这个不下雪的地方,那双雪靴再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然而那条深蓝色的围巾,却仍暖暖的围绕着她的周身。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刘儒
《官托》作者是刘儒。郝裕如为当县长带巨款到市里跑动,被落难的田忠信撞上。田忠信骗走了他的钱,他也真的当上了县长。于是,假官托变成了真官托,一个托其卖官捞钱,还想继续买通上边,不断高升;一个则靠其大发横财,还想把无本万利的生意做得更大,甚至想成为一个非凡的人物。阴毒的触角终于伸到了市里。田忠信为套住市委书记秦君,绞尽脑汁,广搜信息,利用干部们的特殊心理,设下一个又一个套儿。
最近更新 2021-04-07
作者 :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作者是鲁迅。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海滨很有些贝壳,检了几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四围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铺,只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掌柜的是一个女人,看年纪大概可以比我长一辈。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老舍
《蛤藻集》作者是老舍。收入此集的有六短篇,一中篇;都是在青岛写成的。取名蛤藻,无非见景生情:住在青岛,看海很方便:潮退后,每携小女到海边上去;沙滩上有的是蛤壳与断藻,便与她拾着玩。拾来的蛤壳很不少了,但是很少出奇的。至于海藻,更不便往家中拿,往往是拾起来再送到水中去。记得在艾尔兰海边上同着一位朋友闲逛,走到一块沙滩,沙子极细极多,名为天鹅绒滩。时近初秋,沙上有些断藻,叶短有豆,很象圣诞节时用的Mistletoe。据那个友人说,踩踩这种小豆是有益于脚的,所以我们便都赤足去踏,豆破有声,怪觉有趣。在青岛,我还没遇上这样的藻,于是和小女也就少了一种赤足的游戏。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老舍
《大地龙蛇》作者是老舍。东方文化协会以东方文化为题,托我写一本话剧。想了许多日子,我想不出办法来。一个剧本,尽管可以不要完密的穿插,可多少总得有个故事;我找不到足以表现东方文化的故事。即使用象征法,以人物代表抽象观念,文化中所含的事项也太多,没法一网打尽。再退一步,只捡几件重要的事项代表文化,也似乎走不通,因为哪个算重要,哪个不重要,正自难以决定。况且,大家认为重要者,我未必懂得;我懂得的,又未必重要。这个困难若不能克服,则事未集中,剧无从写。又想了几天,我决定从剧本的体裁上打主意。这就是说,假若放弃了剧本的完整,而把歌舞等成分插入话剧中,则表现的工具既多,所能表现的方面纵难一网打尽,也至少比专靠话剧要广阔一些。从剧本上说,这种拚盘儿的办法,是否要得?我不考虑。我知道,只有这么办才能有把它写成的希望。好,我心中有了个大拚盘。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老舍
《谁先到了重庆》作者是老舍。田雅禅 日本宪兵甲乙 李巡长〔幕启前数分钟,有一架强烈的聚光灯射向舞台,在未拉开的幕布上,映出重庆的精神堡垒,或别的壮观的建筑的阴影,幕前安置广播机,先放送音乐——象《义勇军进行曲》之类的抗战歌曲,而后广播消息如下:“重庆广播电台,播送新闻,北平,吴凤鸣,吴——凤—— 鸣义士,为国除奸,杀死大汉奸胡继江,及日本驻平武官西岛七郎,吴凤鸣义士亦以身殉国。闻国府将有明令褒奖吴——凤——鸣义士……”如有必要,可念两次。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丁力
《高位出局》作者是丁力。探究股海内幕的财经小说,用四篇看似独立又紧密相关的短篇小说将庄家背后的内幕一层层地揭开。庄家从低价拉到高价是为了“高位出局”,当高位没办法出局的时候庄家也会被套。陈开颜就是为了“解套”而找到了刘益飞。李东和王星焰算是“善庄”了,但仍然伪造基本面和制造题材并巧妙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左右股价起伏。他们不但能看到底牌还可以偷换底牌。因此对中小股民来说只有了解掌握庄家的内幕才能在置身“股海”时有稳操胜券的信心。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张小娴
《懒鱼谗灯感性杀夫》作者是张小娴。四岁的儿子宗浩哇啦哇啦地在客厅高声痛哭,正在厨房洗碗的田素丽,慌忙放下碗碟走出客厅看个究竟,发现宗浩的额头正在流血,七岁的大儿子明恩手上拿着一架玩具铁皮车站在宗浩面前。“哥哥打我!”宗浩哭着说。“你为什么打弟弟?”田素丽气得一手抢去明恩手上的那辆铁皮车,并顺势给他一巴掌。这回轮到明恩高声痛哭。正在翘起二郎腿看报纸的丈夫王居礼终于不耐烦地问:“搞什么鬼?”“两兄弟打架,哥哥打伤了弟弟的额头。”田素丽一边用棉花替宗浩消毒一边说。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李敖
《红色11》作者是李敖。《红色11》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国民党专制时期台北某看守所的一间囚房里几个特殊囚犯之间的闲谈故事。国民党专制时期一般案件审理,从上诉到复判最终裁定,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全书就选取四天作为四幕的标题: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正好吻合阴历中代表四季轮回的四天。在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只有一个:一个叫龙头的38岁的大作家,一个以思想斗争而获罪的政治犯,一个狱卒囚犯敬服不已的“头”。在戏中,这位龙头与进进出出的同室囚友历数发生在台湾一桩桩骇人听闻的冤狱案,口若悬河引经据典,书生意气痛斥时弊,活脱脱就是李敖自己的化身。
最近更新 2021-04-09
作者 : 白天
《出卖灵魂的人》作者是白天。英国人对灵魂的研究颇感兴趣,曾不遗余力地深入探讨,希望找出一个超出科学范围以外的答案。虽然至今还仍是个谜,但他们认为人死之后,只是血肉之身的死亡,一切器官的停止,消失活动的功能,乃至于逐渐整个地毁灭,朽腐……而有一种无形的精血之气,却脱离了躯壳,继续存在于世界上,那就是所谓的灵魂。尽管它的存在与否,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曾经成为争论极激烈的话题,尤其被科学家指为“妖言惑众”的无稽之谈。
最近更新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