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关东老人》补遗之七 爷爷教诲大学讲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西南岔由初级社升为高级社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姓孙的新会计。

孙会计原是长春一所大学里的讲师,因赞赏一位姓马的大学教授新人口理论,发表右倾言论,被划为右派,举家下放到西南岔落户。大学讲师成为村农业社会计,这在今天也可谓学历够高了。

孙会计是埋在西南山下那老抗联的姑爷,他自小在城市长大,刚到西南岔就闹了不少笑话。第一次听到毛驴的叫声,竟惊奇地问爷爷:“是什么在响?”爷爷告诉他:“是毛驴在叫。”孙会计似乎想起了黔驴技穷成语,叹道:“难怪毛驴到黔中后,先用叫声吓跑了老虎,老虎试探几次才敢吃掉它,原来它的叫声竟如此惊天动地!”

马老板子套一头大黄公牛拉车,孙会计看到公牛两腿后的大卵子,就感慨地说:“原来奶牛也能拉车啊?”马老板子笑嘻嘻地说:“你用手撸两下,保不准能撸出奶来!”爷爷憋着笑告诉孙会计:“你别信他胡说八道。那是头干活的牤牛。奶牛的毛不是黄色的,是有黑白花纹的那种。”孙会计不好意思挠挠头,感慨道:“原来如此呀!我不知之事竟如此之多?真是学无止境呀!”爷爷开导他:“别着急,咱乡下这点破事,呆久了啥都知道了。”

西南岔的村民,严格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对过春节万分重视,称只之为过大年。过大年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敞敞亮亮,通通快快。但对元旦没有兴趣,还不及农历“二月二”和“六月六”重要,更不能同元宵、端午、中秋等大节相比。他们称元旦为“洋历年”,同“洋炮”、“洋火”、“洋油”、“洋蜡”一样。是从外国进口来的,城里人不劳而获、崇洋媚外,才学外国人过洋历年。乡下人土里刨士食、自力更生,大可不必过洋历年。这年,孙会计家按城里的习俗过元旦包顿饺子,受到村民的耻笑,孙会记很快得个绰号“外国孙”。孙会记感到人言可畏,想入乡随俗,第二年过元旦没再包饺子,村民们背地里仍然叫他外国孙。久而久之。有人还当面直呼,弄得他哭笑不得,只好默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