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满清屠杀概况——杜车别
因为反抗满清的主体其实就是老百姓,所以满清主奴挂在嘴边的所谓杀“贼”,其实就是杀民。要把“贼”杀光,在许多地方,就等同于把民杀光。为此,许多奴才在奏疏里也不得不频频哀叹“诛不胜诛”,“杀不胜杀”。
如顺治四年十一月的中说“宁都之寇皆系渠魁温应采之标翼,即深山穷谷咸依草附木,无不思逞,然而诛者不胜其诛”[1]
也就是深山穷谷的百姓都争相反清,导致其哀叹“诛者不胜其诛”。更甚至有的官员直接承认杀“贼”就是杀民,把“贼”杀光就等于把民杀光,哀叹说“尽诛则无民,不诛则无法”。
此见顺治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的:“此剿彼逸,日滋蔓延。总督内院臣洪咨职严督镇道,不分疆界,会兵合剿,职于三月十六日低宛,日与按臣毛九华文移相商,征发调度。因念贼原惑于□藩伪札,诱挟相从,不识王化,尽诛则无民,不诛则无法。方今二麦将登,秧禾待时,不加抚恤,则民散亡,而地土荒芜,国赋何赖?”[2]
满清主奴之所以没有把安徽等地区的老百姓全部杀光,不是因为慈悲,而是因为这些满清统治者这些吸血虫,还要靠老百姓来养活他们。真的全部彻底杀光了,就如伪安徽巡抚刘应宾所说“尽诛则无民”,“地土荒芜,国赋何赖”。
也正因为抗清主体就是老百姓本身,造成清初人口损失的元凶只能是满清伪政权,任何试图把清初人口损失的责任转嫁栽赃到其他人头上的做法,只能是无视历史事实,寡廉鲜耻,卑劣至极的做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