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一直是刘宋与拓跋政权抗衡的前哨基地。由于它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性,从而使高祖刘裕到宋文帝刘义隆,都很重视这里的农田水利发展,使得这一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农田水利工程多是为了军屯而修建的,而且也由屯田兴土来维护修治,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当时,实施军屯的主要有两个地区:一是淮阳,一是寿阳。
寿阳位于芍陂灌区,春秋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由于寿阳是南朝大军北征的主要通道,那么它就必须是一个能多提供军粮草马的兵站基地,因此东晋南朝政府每次北伐,必对芍陂水利工程加以整治利用,以推动屯区的农业发展。
宋文帝刘义隆为谋求收复河南统一南北之大计,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派始兴王刘义欣坐镇寿阳。当时芍陂堤坏堰毁,万余顷农田缺少灌溉,秋夏常年多苦旱,以致“土荒民散,城郭颓败,盗贼公行”。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支援北伐,刘义隆命刘义欣在一年内,伐木开榛,疏通水路,引水入陂。但刘义欣无有治水之功,手下又没有得力干将,至来年春天,也没垦起湖田。刘义欣不得不上奏章,请求朝廷选调精兵强将前来援助。时值范晔宣城任期已满,刘义隆便把范晔迁入寿阳,任刘义欣的镇军长史,以便助刘义欣尽快疏通寿阳地区水利枢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