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八月十五雨蒙蒙,正月十五雪打灯。”这话用在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恰到好处。
雪自午后下起,到申牌时分,地上已有五六寸深。
宋文帝刘义隆在御膳房,用罢元宵节晚餐后,便和范晔身着粗布棉衣,扮成普通百姓模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来到建康城大街上,观看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
建康城的主街上,早已是万头攒动,人流滔滔。刘义隆一步入市街,就像隐入大海的游鱼,无须担心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人海中畅游。他要在这雪打灯中度过一个平生最开心、最火炽热闹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本来就是中国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大节。这样的大节到了爱耍、爱玩、爱摆阔的刘宋人手里,更要体现出元嘉盛世的新花样,热闹出个风流来。
今晚,每条街每条巷,几乎所有人家门口,都挂上花花绿绿、闪闪烁烁的彩灯。有的两盏,有的四盏,有的甚至是八盏。灯笼的式样更是五光十色,争奇斗艳,方灯、圆灯,五角的、六棱的,七星的、八方的。此外还有飞禽灯、走兽灯、水族灯、花卉灯。坐落在繁华街道上的各家店铺,更是暗暗进行着比赛,纷纷展出精制的五彩花灯。有的是彩绘的神话传说“白蛇传”、“牛郎会织女”,有的是历史故事“封神榜”,有的是戏剧人物“收姜维”和“诸葛亮吊孝”。还有写着灯谜的彩灯。每盏谜语灯前都聚集着不少捻须蹙眉。甚至抓耳挠腮的人。也难怪他们如此焦急和认真,那明明白白写着的奖赏,不由人不动心。有些赏实物,如元宵、绡帕、丝线……有的赏银钱,出奖最高的竟是二两银子!许多大店号的门前,还当街扎上了一两座灯彩。那用杆、竹竿扎起骨架,用彩绸装扮,挂满各式彩灯。组成一座座金碧辉煌、光耀夜空的五彩牌楼,远远望去,宛如繁星险地,彩虹横空,壮观极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