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吞并朝鲜(一)
于之高残酷统治引起了朝鲜各层的不满,连原来在甲午战争中心向中国的朝鲜国王高宗李熙也对中国充满怨恨。。 e 。
李熙因不满于之高的控制,曾幻想依赖其他列强国家的支持,摆脱中国的“监护”。1898年,曾在刘飞扬进京勤王时,赴中国国内政局变动,逃入俄国使馆避难。但在俄国与中国签订《中俄京师条约》后,被俄国人送出使馆。但此次刘飞扬并没有对李熙进行惩罚。此后,袁世凯被调任国内任河南巡府,接替他的是新组建起来的第九军军长于之高。由于,于之高是从国内新调过去,对朝鲜的局面并不熟悉,而且又是一个军人兼管政治,所以他采用铁血的统治手段。
在1907年,朝鲜国王高宗李熙乘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在海牙举行之际,秘密遣使向会议发出呼吁,要求承认朝鲜的独立,废除中国的保护制度。事后,于之高下令把李熙幽禁在德寿宫内,这件事深深刺激了朝鲜人的神经,激起了朝鲜各阶层的怒火。
朝鲜民族主义者决定利用李熙被囚事件,开展反中宣传,并在1908年2月4日(李熙出生日)展开反中示威运动。以天道教教主孙秉熙为首的宗教界领袖,推选了33人,作为“民族代表”,起草《独立宣言》,并提出“大众化、一元化、非暴力”的方针,控制了运动的领导权。他们与学生团体联合,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反中爱国阵线。1919年2月8日,朝鲜留中学生首先发动。上千留中学生在北京集会,发表要求独立的宣言,但最终演变成朝鲜并入中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