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衮护送刘崇回太原,一路上看到不少村子遭抢掠,感到十分奇怪,就暗派王喜去了解情况。得知是应刘崇之请前来助阵的辽兵所为,心中对刘崇十分不满。到了太原后,刘崇对杨衮褒赏有加,请杨衮留太原兼任枢密使之职位。杨衮借口火塘砦还有事要处理,回去安排过后再来太原效力为由,返回火塘砦。
过了两个月,杨衮写了一道奏章,派杨洪送到太原有司衙门转交刘崇。奏章写道:“微臣杨衮路感风寒侵骨,久治不愈,有违圣意,罪该万死。待贱躯稍建,即赴京请罪、、、、、、”刘崇恰巧也在病中,自顾不暇,就没十分注意此事。
忽忽几年过去。一日,在五台山学艺的杨继业艺成返家。父子相见,高兴异常,杨衮问起学艺经过继业道:“儿同王、杜二弟上山不久,闲云师祖就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松仁师叔祖,专心传儿辈武艺。五年来,马上七十二路黄家刀法,马下长拳短打,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达,兵书战策,熟记于胸。学艺末后一年,师祖还把他老人家的护身之宝‘天蚕鸳鸯镖’送给孩儿。那鸳鸯镖是缅铁打就,锋利无比,镖尾连有一根三丈六尺长的天蚕丝,不畏刀砍斧剁,比父亲的铜锤金丝索,更加灵便实用。”杨衮道:“我叫你带的枪谱,没交给师傅看?”继业道:“交了,师祖看后说,枪谱上的枪法是南阳姜家的不传之秘,共有一百零八招。前唐的燕山王‘罗艺’及其儿子‘罗成’,只学了七十二招就无敌于天下,枪谱能落到杨家乃是缘分。因孩儿要学父亲用刀,师祖仅将书上的练习绝要传给孩儿,孩儿并未专习此枪法。”杨衮道:“也好!免得贪多不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