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清代这首《都门竹枝词》,真是听听都让人有舌底生津的感觉。其实,这词里提到的许多古早时期的北京小吃,现在很多真味都已经找不到了,满大街都是粗糙的汉堡、披萨、薯条可乐。
西方人的连锁经营、包装精美、快捷卫生,打败了传统小吃的真心真意真材真料真味道,想想也真令中国人黯然。
即使有些地方有类似王府井这样的美食街一类的去处,也是些被改良的一塌糊涂----为了卖相好看大做表面工夫,为了节省成本用食用香料、色素来代替传统的那些天然食材、佐料,吃起来一股现代化的怪味,准确说:就是铜臭!
一般来说,只有初到北京的外地人,才会去王府井美食街吃小吃----因为王府井步行街实在名气太大了,全中国的人不知道别的,一说北京就是西单王府井。
所以无数外地游客吃了难吃的要死、贵的要死、分量少的要死的王府井小吃,都气得要死要死的,大骂北京小吃都是骗人糊弄事儿的,徒有虚名……
其实不然。真正了解北京的人都知道,王府井美食街的存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骗外国人的美钞欧元的----中国人的小吃吃到他们嘴里,好吃不好吃他们也分不大清楚,吃得就是个新奇而已;反正那些鬼子有钱,而且不用指望他们成为回头客;一锤子买卖没别的,可劲忽悠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