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函首可安边●开禧北伐
★浮星槎★
(1)未闻函首可安边
宋宁宗嘉定元年五月丁未,权倾一时的宋前太师、平章军国事韩?胄的首级从临安送抵金中都(今北京)。考虑到即使以金甫建国时的锐气和兀术统帅的悍将精兵,也只能逼迫赵构秦桧杀掉岳飞而已,我们就不难想象金人此刻的兴奋。金章宗亲御应天门,接受平南抚军上将军纥石烈贞的献首。随着韩?胄首级悬于闹市,金正式宣布罢兵。九月,宋金嘉定和议签订,南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如史弥远、钱象祖之类终于可以放心地苟延残喘、醉生梦死了。
既然史弥远之流不在乎嘉定和议里比绍兴和议还多出的岁币银五万两、绢五万匹,不在乎从宋孝宗殚精竭虑才争取到的宋金为叔侄之国退回到伯侄之国,自然更不会在乎韩?胄的一颗臭头颅。倒是作为敌方的金人,对挑起宋金战端的韩?胄颇多同情。他的首级在示众不久后被收葬,本人更被金人谥为忠谬侯。忠谬是什么意思呢?嘉定二年,金人特意把宋使周登带到韩?胄的墓前,对他解释道:“忠于谋国,谬于谋身”。
在后世道学家的笔下,韩?胄已经被涂抹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臣,他的身首异处自然没什么值得同情的;然而虽然天何言哉,是非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掩盖的。就在韩?胄的首级长途跋涉的时候,临安的太学生已经写了这么一首诗:“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把他比作因为力主削藩而被汉景帝牺牲掉的晁错和被燕太子丹牺牲掉的樊于期,为他鸣不平。韩?胄没有晁错和樊于期那样死得无辜,他的结局却远比晁错和樊于期的结局更有象征意义。他的死,揭开了汉族、女真、契丹三个民族恩怨终结的序幕。他死后一年,金章宗病死,金国的衰落已经不可遏制。而在他死前一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被尊为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的洪水正在蒙古高原聚集着能量,准备冲垮一切堤坊。而不幸的是,韩?胄首级的北上,象征着当年岳飞、吴?、李纲等英雄铸造并抵挡女真铁骑的堤坝已经千疮百孔。就在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徒具外壳的西辽、昨日黄花的金国、苟延残喘了百年的南宋,统统被蒙古所灭,然后由蒙古建立的元朝修史,来刻划韩?胄的奸贼形象,这实在是一个莫大的悲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