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忠义两全的坚定
河西某处山谷之中
此刻窦默正在动作娴熟的施展金针渡穴的医术,这一段时间,在他的针灸治疗之下,原本面色苍白的忽必烈的脸色开始逐渐滋润起来,如不是还昏迷不醒,已经与正常人无异,尽管每天还需要人服侍灌以流质的食物,但是忠心耿耿追随忽必烈的臣子们都相信,很快这个蒙古的大汗,元朝的皇帝就要苏醒了![]
看着一天天恢复起来的忽必烈,窦默的内心开始挣扎,当初北方的大儒接收忽必烈的征召,加入蒙古人的麾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保存中原的文明!
蒙古人灭金的过程中肆意杀戮,每到一处蒙古军整天除了杀人越货、抢劫民女外,连睡觉都没闲下来的时候,而此时的中原再也没有能够与蒙古人抗衡的势力,因此窦默等一批北方大儒投入到革新派蒙古贵族忽必烈的麾下,试图用儒学影响他。
在窦默等人的努力下,忽必烈开始重视儒学,但是作为蒙古人忽必烈只是希望由儒学培养一批“经国安民”的人才,让汉地的百姓遵守“三纲五常”之道,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整个元朝,儒学并未提高到独尊的地位。朝廷大臣中的蒙古勋贵,很少有人留意儒学,因此儒学的在蒙古高层中的影响力始终不够。
但是儒家最为重视的科举,直到此时依然没有恢复。蒙古人对科举选官丝毫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直接任命蒙古人或者色目人出任主官!虽然儒系汉臣连年进言,重开科举,忽必烈虽认为科举是良法,但对此时也不是特别上心,而且加上蒙古大臣一致反对,讨论多次,意见不一,遂事不施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