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后勤效率提供几条史料(随手抄来的,没有核对):
1、 李广利二伐大宛,步骑六万,后勤为“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
2、《汉书·主父偃传》:“秦始皇北击匈奴,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一钟相当六斛(石)四斗,三十钟等于一百九十二斛,也就是说从今山东将粮食运到河套,有效输送量只有0.5%。即使从关东等其他地区输出更加便捷,估计实际有效输送量也只有1-2%。西汉的车运,根据《居延汉简》、《九章算术》数据,大抵一车可运25斛;
3、,《汉书·食货志》:“时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散币于邛、僰以辑之”;
4、按照《武备志》,大体人力车二人最多可运4石,牛车二牛二人最多可运14石,骡车10骡可最多运30石。戚继光作运输车,八骡,车正1、舵工1、曳骡者8,车载弗朗机2,设偏厢,另有粮食12.5石,配属护兵10人。另外,李筌《太白阴经》、《汉书·赵充国传》也有类似记载,而且都列举了马料。
5、对比数据:1943年苏德战场,德国后勤运输量,大致铁路为30%、公路为10%(精确数字已经记不清了,大体如此吧)。若考虑到大量民夫耽误农时造成的损失,古代战争对于国家经济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