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龙陵弟子一日要做的功课里, 以早课的规模为最。举凡佩剑弟子,每天清晨都要到元龙殿的演武场点卯。及至晌午,才算诸事已毕, 再往后就是自由活动, 去不去做晚课全凭各人心意。所谓晚课,其实也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弟子们回自己那一陵去请教自己的师父。
吴疾在和张浸并行的功夫听了几耳朵, 总感觉这种管理方式, 听起来倒有点像寄宿制大学。他其实对“山门”这个概念十分感兴趣——武侠类影视作品里的江湖门派他当然也有印象,但问题在于, 这种形似微缩小社会的“门派”是如何运作的?每一个弟子的选拔和培养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成本的,那么这种成本是如何维系的?是谁在供给这些只需要钻研武学、与其他人一较短长的门派成员基本的口粮?这种规模庞大的民间武装团体背后,总该有个稳定的生产来源吧?
作为暴力机关的官府,维系治安靠的就是绝对武力, 大约没有任何一个当权者希望看到民间会出现能够夜探进攻、刺杀天子的大内高手。然而仙门体系却又确实独立于东土政权之外,在具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优势的前提下,非但没跟东土当权者开战,还被默许了自由行走的特权、双方维系着和平。吴疾思来想去,总结出大侠们武功高强却不思谋反肯定是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自己应该是不小心走进思维的死胡同了——把修行人归类为“战力超强的老百姓”显然是不准确的,如果把“山门”看作是人口稀缺的资本主义小国, 与东土天子平起平坐的隐形政权,是否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