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师哥征战天下这么多年,在师哥精心教导下,李得一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小子。他如今已知人心险恶,虽然未能尽知人心,但也有所了解。人心这东西,最是黑暗难知,便是三叔已经超凡入圣,能前后看人五百世,也不敢说已经摸透人心。
对于三国文官为何不支持文武分庭的原因,李得一心知肚明。
一来,文武互相倾轧,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前平周朝初年,勋贵武将的地位一直在文官之上。由于平周开国太祖的个人原因,平周朝很长一段时间,文官地位低下。但随着天下平定,战事不起,渐渐地国家工作重心不可避免地从战争转向内政。文官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节节攀升。直到平周朝后期,没上过一天军校的那位皇帝在文官的支持下击败诸多竞争的兄弟手足,登上皇帝大位。从这位皇帝上台之后,文官的地位就彻底压过武将,直到平周朝灭亡。
二来,自古军功乃是获得勋爵的最快途径。一般来说文官要想获得爵位,首先就要有足够的运气,熬过四品官这道天堑。然后,起码也要混成两朝元老,才有可能获得勋爵,而且大多都是光禄大夫这类名誉散爵。想要封公侯,就得混成一朝宰相,才有可能。天下文官多了去,宰相可不多,所以想通过这条路混得勋爵,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战功则不同。只要能打得胜仗,开疆扩土,很容易就能获得爵位。当然,这种观点,是那些只读过不知多少本兵书,却从未实际上过一次战场的文官的普遍想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