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1 14:22:00
408、文林郎果——苹果的由来
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年正月-655年十二月),魏郡临黄王国村人王方言,在黄河滩上见到一颗小树苗,青翠葱郁煞是可爱,王方言也不知是什么树,只觉好看,就将其移植到自己家院内,小心栽培。
小树长势喜人,不到一年就开花结果,可惜产量不大,一棵树就结三枚果子。果实硕大好似小黄瓠(葫芦的一个变种),色白如玉,莹润闪亮,上面还结出透明的珠子,好像白玉淌出的泪滴,闻之清香扑面,观之如宝似玉,令人赞叹。王方言将三颗果子摘下,小心藏好,视为珍宝。
唐高宗十弟、纪王李慎出任曹州(今山东菏泽)刺史,听闻此事,派人重金从王方言那儿买来一颗果子,虽然过去好几天了,果实依旧温润如玉,更发出宝色,李慎把玩多日,不敢私藏,特派专使携带果子入长安,将其献给唐高宗。
唐高宗大喜,遍示群臣,但没人认得。西城一位高僧奉诏入宫辨识,老和尚一见果子两眼放光,赞叹道:“陛下,此乃朱柰,又名五色林檎,也有人称其为联珠果,世所罕有,陛下洪福齐天,上苍才降下奇果啊!”
唐高宗一听就泄气了,说道:“唉,还以为这果子是世外仙品,无人能识呢,原来不过是大一点的沙果罢了!我哪有什么洪福?这可是黄河岸边村夫王方言家里种的果树长出来的!既然如此,王方言赐官‘文林郎’( 隋文帝置,在八郎中位末,唐为文官第二十八阶,从九品上),这果子嘛,就叫文林郎果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