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2、凶手将一条细长柔韧的钢丝从门上的洞内伸了进去,一直伸到在屋内门前形成一个倾斜的大圈,然后将那条钢丝的两头绑在了汽车上。在黑夜里敲门,那个人没开灯就直接走到门前窥探,正好走到那个大圈内。这时候汽车加大油门开动,钢丝圈迅速缩小,瞬间把那人的脑袋拉断。

萧白解释:此题考查嫌疑人的天才犯罪头脑和高超的智商,关键词——钢丝、汽车。能想到钢丝可以说明智商高超,而如果还能联想到汽车非凶手莫属。

这是在考查一个人的惯性思维,每个人在想问题的时候,总会从心中最熟悉最重要的东西想起。凶手无论是作案还是抛尸,都离不开汽车。现在他最担忧的也正是警方从汽车上找到什么线索,汽车在凶手心中占有极高的分量。其实萧白这两道题都在挖掘嫌疑人心中最重要最熟悉的东西。

3、诸葛爽嫌疑最大,关键不在供词,而在名字。

舒竹和昂歌

竹(zhu)+歌(ge)=诸葛

舒(shu)+昂(ang)=爽

萧白解释:凶手的“L标志”行为模式。如果答题人是凶手,则很快可以摆脱误导,将目标转移到名字上。此题专为本案凶手而设,给凶手一个最熟悉而又有点不一样的谜题,让他去破解。

“我可以走了吗?”罗七看了看萧白,问道。

萧白缓缓抬起头,注视了罗七良久,突然单刀直入地反问道:“L=罗,倒立后是7,对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inalbooks.work

(>人<;)